当前位置:首页>工作动态

叩问厚土,仰望中华

来源:  发布时间:2021-10-15  分享到:

考古学是根据发掘出来的或古代留传下来的遗物和遗迹来研究古代历史的学科。而中国是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泱泱古国,有着无数的文明之秘、历史之谜需要破解。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考古工作在中国大有可为的光明前景。

100年来,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展示了中华文明的成就,展示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化的贡献,增进了公众对中华文明的认知,促进了文明交流互鉴。王国维先生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之初曾言:“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这是文化之幸、国家之幸、民族之幸。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些重大考古发现凝结着几代中国考古人的心血与汗水。他们躬身田野,胼手胝足,栉风沐雨,风餐露宿,克服困难,排除干扰,叩问厚土,满怀报国之志,仰望中华,求索文明之秘。当走进一座座规模宏大的博物馆,观赏一件件叹为观止的文物时,我们不能忘记考古工作者所作出的贡献。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中国人以深厚的历史传统为荣,也以历史传统为鉴。考古工作绝非“挖宝”,文物价值也绝非金钱可以衡量。考古工作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事实,更好地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从而坚定文化自信,生发出无比强劲的内在定力和前进动力。

文化兴,国运兴。中国从考古大国向考古强国的迈进,其基础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高度重视考古工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考古工作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对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作出了专门部署,就做好我国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用好考古和历史研究成果,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下一个百年,中国考古将帮助国人更为全面地了解中华文明史,更好地促进文明交流互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