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动态

描绘幸福画卷 铺就共富之路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9-14  分享到: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为什么要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什么样的共同富裕、怎样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课题,为推动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今天,我们站在新的起点、开启新的征程,意气风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在通往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只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勤劳和奉献、智慧和勇气、改革和创新不断增进人民福祉,才能绘就出亿万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绚丽图景。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和一以贯之的使命担当。回首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我们党秉持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一切、为了一切人民的理想信念,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战胜一个又一个挑战,让共同富裕的目标逐渐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书写了中华民族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在风雨如磐的革命岁月,我们党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帮助穷苦人翻身得解放,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我们党领导人民以“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我们党领导人民“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28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最终夺取中国革命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创造了根本政治条件。

在筚路蓝缕的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强调:“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面对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建立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公有制等社会主义制度,为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打下了坚实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

南海潮涌,东方风来。1985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1992年,邓小平同志再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党领导人民实行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