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动态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 坚定青年文化自信自强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8-21  分享到: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 坚定青年文化自信自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国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更不可能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是文化自信的关键主体,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坚定青年文化自信自强。

一、在强化理论武装中提升文化自觉

只有理论上清醒,行动上才能坚定。提升青年文化自信自强,就要先增强文化自觉。毛泽东在《〈伦理学原理〉批注》中指出,“夫所谓信仰者,必先知以知识”。人只有“自知”才会有“自信”,而这种“自知”实际上就是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建立在强大的理论武装基础上对民族文化形成的正确认知,逐步增强文化自信自强,“夫知者信之先,有一种之知识,即建为一种之信仰,既建一种信仰,即发为一种之行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青年是做好青年工作的基础,也是增强文化自信自强的理论武器。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文化建设实践中形成的理论结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是党的创新理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做好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遵循,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青年增强文化自信自强,更好地引导青年群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对此,青年要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引导青年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方法,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血脉,弘扬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理解“两个结合”的重要意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结合中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民族观、文化观、国家观。此外,要引导青年仔细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与基本方法认识、分析、处理各种具体问题,进而增强自身理论素养,构建文化与心理基础。

二、在传承文化基因中塑造文化人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坚定青年文化自信自强,就要在传承文化基因中塑造新时代文化人格,增强青年文化主体性及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认同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党和国家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离不开吸收借鉴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中国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精神脊梁,也是青年自信自强的底气来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其中的精华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增强青年文化自信自强,需要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方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相融合,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民族观、文化观、国家观,使广大青年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不断提升自身文化修养,塑造文化人格。因而,一方面要创作更加符合青年情感需求、兼具娱乐与教育意义的社会主义文化产品,增强青年的民族认同感与爱国情怀,进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文化助力。另一方面,要依托“大思政课”建设,推动多学科协同育人机制的形成,将传统文化与专业课教学结合起来,展现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增强传统文化教育黏性。

此外,要加强“四史”教育,引导青年了解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与社会主义发展史,提升对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在“四史”教育中,要引导青年学生挖掘“四史”中蕴含的丰富文化遗产与精神力量,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在学思践悟中塑造文化人格。

三、在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中践行文化使命

弘扬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就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性与主体性视野之中,吸收借鉴其他文明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积极拥抱世界一切灿烂文明。“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坚定青年文化自信自强就要以宽广博大的胸怀对待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中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在文明交流互鉴中,面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青年要注意在保持本民族特色基础上辩证地看待不同文化与文明。毛泽东指出,对中西方文化“我们的态度是批判地接受我们自己的历史遗产和外国的思想。我们既反对盲目接受任何思想也反对盲目抵制任何思想。我们中国人必须用我们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并决定什么东西能在我们自己的土壤里生长起来”。对待中西文化既要“不泥于古,不拘于西”,又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开放姿态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此外,要积极引导青年投身于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推进中华文化走出国门的重要事业中。要在开放、包容、平等基础上,既尊重他国文化与文明,又在寻求共识基础上积极弘扬中华文化,“要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总之,青年要坚持自信自立和守正创新,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借鉴一切人类文明成果,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增强文化自信自强,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不断提升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探索,引领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高质量协调发展。